随着云计算、物联网、移动互联网等
新技术的逐渐成熟和集中应用
社会发展进入了数字化时代
人、事、物都在被数据化
很多企业将数据视为转型发展、
重塑竞争优势和提升组织治理能力
的重要战略资产,并对这一重要资产进行
系统性、体系化的管理

而数据作为企业一种“特殊资产”
被列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,是迟早的事情
对企业来讲,资产盘点不是一个新鲜的事
对数据资产进行盘点
对数据资源进行统筹规划
全面梳理,“摸清家底”
才能让数据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业务应用
鉴于此,对数据资产进行体全面盘点、构建企业级的数据资产目录成为了数据资产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,正在 各行各业如火如荼的开展。今天和大家聊一聊,数据资产的梳理和盘点!
为什么需要数据资产盘点?
“数字化”在当今社会,已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,而数据是实现“数字化”的基础。企业推进数字化的进程中,遇到的首要问题是“无数据可用和无可用数据”。

通过对企业拥有的数据进行清点将帮助企业弄清楚以下问题:
01
企业有哪些数据?关注数据的分类;
02
企业有多少数据?关注数据的存量、增量;
03
企业的数据存储在什么地方?关注数据的存储和取用方式;
04
企业的数据是由谁在管理?关注数据的归属部门和责任人;
05
识别哪些是重要数据,哪些是敏感数据?关注数据的分级、共享条件和范围。
数据资产盘点从哪里开始?
企业的数据散落在各个异构系统、甚至业务人员电脑中,数据结构、数据类型、存储形式、敏感级别、重要程度各不相同,整体看起来就像是一团乱麻的线,想要理出头绪其实并不容易。剪不断,理还乱,不是离愁,是企业那些不一致、不准确、不完整,无序、分散、纠缠不清的数据。
明确数据盘点范围
数据盘点的范围一般从三个角度定义:
(1)组织范围,即盘点要覆盖哪些组织和部门,例如:集团本部、集团+分子公司等。
(2)业务范围,即要盘点哪些业务的数据,例如:采购业务、营销业务、人力资源业务等;
(3)系统范围,即要盘点哪些应用系统的数据,例如:SCM系统、CRM系统、HR系统等。
明确数据盘点人员
数据盘点谁负责牵头,谁负责配合、谁负责审核?需要投入多少人力资源,需要投入多长时间,是兼职参与还是全职参与?这些问题需要在盘点计划中进行明确定义,并与相关人员达成共识。
明确数据盘点内容
数据盘点要根据业务的需要,确定哪些内容需要理清楚,诸如:
数据的分类:采购、营销、生产、财务、人事等
数据的结构:结构化数据、半结构化数据、非结构化数据等
数据的类型:基础数据、交易数据、统计数据、时序数据等
数据的存储:SQL数据库、文件存储、流式数据等;
数据的敏感等级:核心、重要、一般等
数据的共享类型:不共享、有条件共享、无条件共享等
数据的开放类型:不予开放、有条件开放、无条件开放等
数据的存量:多少条目、多大容量等;

明确盘点的计划表
数据盘点应该有计划的一步步推进,例如什么时间开始、什么时间结束、什么时间发布都需要定义清楚。
在明确了以上四个问题之后,您的数据盘点之旅就可以开启了!
数据资产盘点的基本方法
数据资产盘点有两个基本方法:
一方面通过业务视角的自上而下演绎,确保数据可以按照业务的视角进行组织(需要用到业务元数据,对数据进行主题分类、属性分类、含义描述);
另一方面结合技术视角自下而上归纳(需要用到技术元数据,对数据的存储分布、血缘关系等进行描述),并通过建立目录中数据项与系统信息项的映射关系,保证每个数据资产项对应可以在真实的信息系统中查找到。
协会总结
数据作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要素,将成为比土地、石油、煤矿等更为核心的生产资源,如何利用盘点数据,释放数据价值,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,是各行业和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。企业通过发现和盘点企业数据资产,形成一套企业独有的数据资产清单,可轻松实现数据可视化,包括领导、技术管理、业务管理、都可以看到清晰企业数据。对企业而言,未来只有拥有大量数据并效利用的企业,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,希望通过,协会君的总结和分析,能更好的帮助您的企业,利用数据资产进行闭环管控。 |